【健康科普】珍爱生命 远离毒蘑菇 ---预防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知识宣传
2024-05-20 09:33:43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平江县上塔市镇 | 编辑:马步青 | 作者:素材来源于网络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3245
每年5月至9月
是蘑菇生长的旺季
也是人们“尝鲜”的旺季
但是近些年
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逐年增加
在此提醒:
切勿盲目食用野生蘑菇






野生蘑菇中毒的主要表现






轻者可有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,重者会出现休克、昏迷、急性肾衰竭。有的患者可能会狂笑、手舞足蹈、产生幻觉,严重者出现谵妄、抽搐、昏迷等症状。





野生蘑菇中毒的主要原因








1.误食我国常见的野生菌种类繁多,但能食用的菌类只有三四十种。这些毒蘑菇和食用菌外形相似或混杂生长,经常误采、误食发生中毒。



2.加工环节出现错误。如果没有加工熟或者炒菌的锅铲沾上了没有炒熟的菌子,若吃到这些菌子,就可能发生中毒。



3.食用方法不当。生食,凉拌等。





4.受污染的野生菌。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,但如果其生长的地方发生了污染,或者地层下含有磷之类有毒的矿物。误食这种地方采来的菌子,很容易导致中毒。



5.野生菌与酒同食。一些野生菌虽无毒,但某些成分可能与酒精(乙醇)发生化学反应,引起毒性反应。




常见误区







01
鲜艳的蘑菇有毒,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。

错!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,比如褶孔牛肝菌是颜色鲜艳的食用菌,而灰白色的灰花纹鹅膏是毒蘑菇。


02
长在潮湿处或家禽粪便上的蘑菇有毒,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。

错!干净的树下一样可以长毒蘑菇,比如鹅膏、口蘑、红菇中一些有毒种类也可以生在松林中。


03
毒蘑菇跟银器、生姜、大米、生葱一起煮,液体变黑有毒,颜色不变则无毒。

错!“银针验毒”是小说和电视情节,可以验砷化物(比如砒霜)、硫化物,但蘑菇毒素多为生物碱,不能与银器发生化学反应,不能产生颜色变化。


04
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。

错!有不少毒蘑菇受伤后,不分泌乳汁,也不变色。而有的食用菌,比如多汁乳菇,可以分泌液体并变色。


05
被虫叮咬过的蘑菇没有毒。

错!许多剧毒的鹅膏成熟后同样会生蛆、生虫。


06
表面粗糙、突起,菌柄有环或有菌托的是有毒的。

错!许多毒蘑菇看起来很普通,比如剧毒的毒粉褶蕈。


07
毒蘑菇水一泡就变浑,无毒的泡在水里是清澈的。

错!变浑是因为蘑菇含有浆液,既可能是有毒的,也可以是无毒的。很多毒蘑菇泡水也不会变浑。


08
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,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。

错!蘑菇的气味不仅和品种有关,也和生长的环境有关,毒蘑菇和无毒蘑菇的气味无法分辨。


09
毒蘑菇做熟就没有毒了。

错!毒蘑菇毒素毒性稳定且耐热,一般烹调方法根本无法破坏,加入其他的佐料,比如大蒜、生姜等,也不能破坏毒素。


10
我以前年年在这棵树上采蘑菇都没有毒。

错!据报道曾经有一家四口人全部因食用有毒蘑菇身亡,此前他们年年在同一棵树采同一种蘑菇,从来没有出现问题,但是偏偏有一年可能受环境变化的影响,出现了毒素,造成这一惨剧。




不小心吃到了毒蘑菇怎么办?

责编:马步青

来源:平江县上塔市镇

  下载APP